改革何其难

图片

今天本以为市场能接着反弹,没想到大资金又跑去拉财报稀烂的银行。

某种程度上,拉银行=做空大盘,对比隔壁港股大涨,这种感觉更加明显。

此情此景,不由想到一些事情。

……

80年代,中国的改革目标,是朝着四个现代化迈进,非常明确。

90年代,中国步入一切向钱看、一切围绕经济转的发展模式,造成道德和信仰的丧失。

一切向钱看,当然不是一个好的共识,但起码是一个共识。

但现在,连这种共识,似乎也开始渐渐崩溃。

实际上疫情之前,就已经初现端倪,三年疫情是加速期。

具体体现是,在防控中,经济账开始至于第二位。但是,又因为经济问题,最终还是选择放开。

这种游移不定的态度,导致民间不敢投资、不敢消费、不敢失业,失去了长期规划,传统应对未来的风险措施开始失效。

人们越来越愿意去体制内抢饭碗,而不是到市场中大展拳脚。

所有人对于未来向何处去,都处于相当迷茫的状态。

……

40年来,在背靠人口红利财富爆发的同时,利益集团冠冕堂皇打着公有制的旗号,垄断了社会绝大部分财富。

当人口红利渐渐消退,我们看到的是,贫富差距越来越大,社会意识越来越分裂,寻租社会的形成造成腐败现象越来越无解。

大家似乎回忆起了一个熟悉的名词,我们曾经推翻的三座大山之一——GL资本。

他们会竭尽全力地维护现有的体制,对意图改革,消除社会不公的各种措施进行阻挠。

举一例,在经济活动中,商业银行的作用是什么?

当企业运转和扩产时,提供生产资金,当个人物质生活需求增长时,提供消费资金。

以这个作用来说,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成本,也就是贷款利息应该是越低越好。

但实际情况是,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,咱家的银行存贷差是最高的。

各国存贷差,一般都是1%左右,日本只有0.7%。咱家3%,远高于平均水平,利润率最高的企业几乎都是银行。

所以经常可以听到企业家们说这种话,我就是给银行打工的,还了利息剩不下什么了。

可见,企业生存之艰难。

而众所周知,咱家没有实行利息市场化,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GL决定的。

也就是说,各行各业几乎都是被GL机构控制的。

这就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,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,管制经济压住了市场经济。

他们为什么要这样?通过“设租”找来寻租的,官商一体获取利益。

尽管改革开放以来,大家的共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。尤其自十八大以来,还上到了更高层次:在资源配置中,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

明明有目标、有共识,为什么会搞成现在这样,从上至下开始无所适从?

大家都清楚,经济体制改革不是独立的改革,还必须配合社会和ZZ改革。

但这好像进了禁区,难啊!

以史为鉴,似乎一直没什么变化,技术变了,衣服变了,饮食变了,这都是外壳,里面什么都没有变,还是千年前那一套。

转来转去,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,该杀的人还是会杀。

岳飞会死,再过一千年,还是会死。

所有的错误,我们都知道,然而终究改不掉。

能改的,叫做缺点,不能改的,叫做弱点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777的头像777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