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衰退,无解困境

图片

过去持续三十年的经济增长,给了中国人一种幻觉:苦难是短暂的,熬熬就可以过去;经济是越来越好的,未来会变得更好。

中国例外主义(china exceptionalism)的思潮充斥在整个社会中。

很可惜,再美好的黄金时代也有停止的一天。

有人把这个现象总结为“东北化”,主要特征如下:

1.人口不可避免持续下降

2.高等教育过剩

3.公众对风险的偏好减少(所以考公才会流行)

4.营商环境的极度恶化,一改之前分蛋糕式的政商经济分成,变成了杀鸡取卵式的吃拿卡要(俗称刮地皮)

本质上,东北官僚、江南官僚与岭南官僚是没有区别的。

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:各地不同的官僚习气也只是对不同环境作出的反应而已。

东北官僚们去了江南,就会停止吃拿卡要,而江南官僚去东北呆上几年也不可避免的刮地皮。

简单解释就是:当放水养鱼能可持续性提供更多鱼的时候,饲养者就会放水养鱼;相反,当大环境不好,人人都想着再挣最后一笔就跑路,放水养鱼也就做不到了,不如刮完地皮赶紧跑路。

而刮地皮是巨大的负外部性,邻居刮了地皮会导致环境恶化,你也就没法好好持续经营,不得不加入刮地皮的大军。

东北化之所以不可避免的原因,是人口快速衰退而导致博弈策略从合作转向背叛。

在一个人人皆知人口衰退的地方,预期如下:

1.消费力不可避免下降。

没有人就没有未来的预期需求增长,当然就不会有投资。没有投资就没有就业,没有就业就会立刻影响到现在的消费

2.颠覆性的创新力下降。

几乎所有的重大创新都是在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发生;历史上没有一个重大改变人类的创新,是在人口衰退的地区出现的

3.对官僚和企业的行为的改变。

博弈从无限局变成了有限局,政经两界都出现了大量杀鸡取卵式的背叛行为:东北司空见惯笔者不赘述,在华北平原也开始出现(案例请见:河北霸州市出现大面积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」问题,67 天罚了 6700 万,有哪些信息可以关注?)

发生了这种事,所有脑子正常的投资者都会谨慎考虑这里,刮地皮对未来经济有莫大损伤,可是为什么当地官僚还是要刮地皮?

要知道当地官僚大多是科甲出身的地方精英,决定是理性的:一方面是这地方人口流失严重,没有人就没有未来需求,根本就没有未来,当然也不用考虑未来;二则是情况危急事从权,已经管不上这么许多了。

4.当上面发生的事情,搞的当地除了官僚之外的人都混不下去的时候,其他人也会开始跑路或者瞎搞,这就让未来预期立刻实现,也就是博弈论中所谓“预期会自我实现”。

所谓东北化,其实就是人口减少后,面对不可避免的衰退预期而发生的现象:

今天东北人口下降始于多年前,华北地区刚刚开始,华中地区稍稍有点苗头;过十年后大概率,全国各省都要“东北化”。

有个可以借鉴的例子。

上世纪日本经济的高峰时刻,东大的毕业生几乎没有人想去当公务员;现在东大的毕业生几乎个个想考公务员,这也算是带有日本特色的“东北化”了吧。

不过,日本对东北化的处理相对成功,在人口衰退的预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,多管齐下保证了正常的营商环境,而且现在的日本生育率已经比中国高了蛮多。

不要以为东北化还在未来就影响不到我们,以养老金为例:中国的养老金采取现收现付制度,也就是说现在交的养老金养现在的老人,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金由我们的儿孙辈缴纳。

大概未来每年增加的退休人数会在2000万以上,而新出生的未来劳动力可能只有800万。

这结构一看就是玩不下去,所以两项事情一定会发生:延后退休年龄;减少养老金。

我们这一代人的晚景大概是很凄凉的。

行文至此,灾难不可避免,想要日本式的解决方案大概做不到,甚至俄罗斯式的结局也很难(俄国的养老金大概只有200美金,老人们挺惨的):俄国有广袤无尽的石油天然气和森林黑土地,我们?

大难铸成,就这样吧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777的头像777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