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近几年的互联网舆论场,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一抓一大把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“万事皆可性别对立”的地步。
围绕性别议题,双方可谓剑拔弩张-
中国男性偏向欺压女性,欧美男性更尊重女性; -
在其他族裔女性的眼中,亚裔男性的第一印象是负分; - 亚裔男性五官棱角不分明(面相丑陋),生殖器短小且细,身体素质偏弱,缺乏性吸引力。
微博上关于“彩礼”的讨论1
新时代的“男女对抗”
进入21世纪之后,女性不仅在职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与话语权,还能胜任更好的工作岗位,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,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与男性“掰一掰手腕”的底气。
电视剧《装腔启示录》剧照
电视剧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剧照
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》剧照
《扬子晚报》的报道截图
无法想象,这居然都是年轻女性发出的评论
小红书中的“女权暴论”
因为脱口秀,小情侣闹起了分手2
历史包袱:无奈的“自然选择”
很多女人在生了孩子以后会发现,周围人对婴儿性别的态度,存在着微妙区别。尽管表面上说“生男生女都一样”,但是能从他们的表情、态度与表现当中看出,人们总是更加偏爱男孩。实际上,有的人会更加粗暴、更加直接地表示,“自己就是更喜欢男孩。”
1907年,上海郊区的“婴儿塔”。婴儿塔上有“女孩尸”的字样,提示此地专门丢弃女婴尸体
《图解中华帝国》中的中国民众
“劝勿溺女”的主题绘作
《图解中华帝国》中的中国民众
晚清老照片中的婚礼现场
老照片中的新娘形象3
外部压力:西方的强力压制
工业革命结束后,欧美列强用重炮轰开了东方世界的大门(拓展阅读:理性讨论:义和团是爱国者还是“爱国贼”?究竟是谁在极力贬低义和团?)。不仅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成为了其殖民地,即便是昔日辉煌无比的大清帝国也沦为了被肆意侮辱和蚕食的对象。
电影《龙女》剧照
电影《袁将军的苦茶》剧照
亚裔男性,整体不太乐观
电影《美国队长2》剧照
阿诺·范德维尔著《荷兰式泰拳》中文版封面
美剧《破产姐妹》剧照
电影《武先生(1927)》剧照
在电影《致命武器4》中,李连杰饰演华人黑帮反派
《再造淑女》中的亚裔男主,是美剧中为数不多的精英男性
《古墓丽影2》剧照中的劳拉
电影《古墓丽影2》中的中国城市
电影《尖峰时刻》剧照
1920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
美国华人女按摩师:“我们值得被尊重。”(图:BBC)
电影《尚气与十环传奇》剧照4
华人女性的觉醒与自卑
二战结束后,美国在一些亚洲国家展现出的绝对强势,使得一种近乎病态的“黄热病”心态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;作为对比,亚裔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被“社会性阉割”的对象(拓展阅读:理智讨论:亚裔女性为什么会在欧美国家“备受欢迎”?)。
电影《傅满洲的面具》剧照
严歌苓
《陆犯焉识》于2014年被改编为电影《归来》
《陆犯焉识》于2014年被改编为电影《归来》
电影《天浴》中的文秀
电影《天浴》中的老金与文秀
电影《妈阁是座城》剧照
美剧《破产姐妹》剧照
谭恩美与《喜福会》中文版封面
电影《喜福会》剧照
电影《喜福会》剧照
电影《喜福会》剧照
电影《喜福会》剧照
电影《喜福会》剧照
电影《喜福会》剧照5
尾声
对于中国而言,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近百年间,几乎一直处在被西方国家欺辱与压榨的进程当中。对于一个拥有着几千年文明、有过辉煌历史的古老国家而言,这种历史伤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被消解掉的。
在午门广场阅兵的八国联军
演讲中的张维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