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,困难重重

这几天舆论都比较关注经济,有唱衰的,有看好的,不一而足。

老猫的观点是:谨慎乐观,虽然经济有所恢复,但前路依旧困难重重。

当前的经济压力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内需不足、市场疲软、就业困难。

这几个因素互为因果,互相影响,让问题变得异常复杂,而想解决这些绝非朝夕之功,需要足够的耐心。

图片

01

一、内需不足

内需不足的直接原因,是消费者信心不足,对未来抱有疑虑和担忧,需要留着钱“过冬”。

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,消费者信心缺口高达20%。

因为缺乏信心,居民对房产和汽车这种大宗消费都不再感兴趣。

内需不足,直接导致市场疲软,市场疲软让就业减少,就业减少进一步导致内需不足,出现负循环。

之前的中央会议指出,“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,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”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,鼓励群众大胆消费。

总的战略方针:通过增加居民收入,带动有效供给,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。

而落实到文件上,则是提振汽车、电子产品、家居等大宗消费,推动体育休闲、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。

除了宣传号召外,政府还主动降低了存量房贷,切实减轻居民负担。

部分地区还发了消费券,希望通过这些政策组合拳,来效刺激居民消费,走出失衡泥潭。

实事求是地说,通过一系列组合拳,8月份的CPI数据的确改善了,出现了环比增幅。

02

二、市场疲软

市场疲软是内需不足导致的,具体表现为:企业订单和利润出现长时期的下滑。

按统计局的数据,今年1-5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0%。

企业的应收账款和产品库存也在持续增长。

尽管整体上来看GDP增长相对稳定,但从微观角度来看,企业订单减少,库存增加,产品销售不畅,利润下降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不具备扩大生产和招聘员工的动力,必然加剧就业困难。

此外,利润下降也会削弱企业主的信心,抑制投资的意愿。

要解决这个问题,除了在经济上对民企进行扶持,在舆论上也需要纠正一些激进观点。

之前提出“鼓励民营经营”、“把民企当自己人”、“对彻底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,要进行反驳”,也体现了相关部门的态度。

但就目前来看,如何让民企恢复信心,如何让民企下场投资,依旧面临许多考验。

别说普通的中小企业,就算是阿里和腾讯这样的龙头企业,今年也佛系了,基本看不到什么投资新闻。

一方面是因为政策上“防止资本无序扩张”,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投资的风险高过收益。

如何恢复民企信心?将是后续经济工作的重点。

03

三、就业困难

就业一直是个老大难,今年的青年失业率尤其严峻,连续几个月超过20%

青年失业率上升,主要是因为经济不景气,导致相关岗位缺失,减少了工作机会。

近年来,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,国际环境的变化,一些外资态度开始犹疑。

他们逐渐将加工贸易,转移至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。

外商投资进出口总值,占我国外贸总值的三成以上,涉及几千万岗位。

持续地向外转移,无疑给国内的就业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。

从长远目标来说,产业转型升级是必须要做的。

但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基数非常庞大,过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,必然引发一系列失业问题。

对未来工作预期不足,自然没有信心消费,消费不足带来市场不够,市场不够必然导致投资缩小。

解决青年就业问题,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,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之一。

对此,相关单位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办法。

一方面在统计数据上进行调控,保证市场信心;

一方面鼓励民企承担社会责任,积极解决青年就业问题;

一方面让国企和事业单位带头,积极吸纳应届生,对应届生进行照顾。

这些组合拳打下去,能起到多大效果,也是后续经济的重要参考点。

04

此外,之前支撑经济的主要支柱——房地产行业,现在也面临很多问题。

1-5月份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,累计减少了22.6%,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%左右。

房地产行业的低迷,对中国经济的复苏造成了限制。

房地产行业不仅直接影响内需,还会波及到与之相关的上下游行业。

例如建筑工地、材料、家电、装修、五金店铺等,这些产业又涉及几千万的就业。

为此政府接连出台了“认房不认贷”、“一线以下放开限购”、“一线部分放开限购”、“鼓励置换”等相关措施。

但楼市的问题,其实不是缺政策,而是供给关系失衡。

供过于求的环境下,怎么托价,都是托不久的。

所以大家要理性看待政策效果,不要轻易做决定,小心成了“发展的代价”。

很多话其实没法展开,但也只能如此,希望读者理解。

05

最后,虽然中国经济困难重重,但远没有到崩溃的程度。

目前遇到的困难,是经济下行周期叠加其他问题造成的,是正常现象。

我国从改开至今,繁荣了四十年,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。

十多亿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,整个国家走上了现代化和工业化,整个成就的巨大影响,怎么夸赞都不过分。

但所有繁华,都有落幕那一刻,这是客观规律,并不是人力能逆转的。

我们既不能因为现在的困难,否定之前的繁荣,也不能为了鼓吹繁华,强行否认现在的困难。

经济复苏是个缓慢的过程,而市场经济又和居民信心密切相关,经常发生“预言的自我实现”。

在这个时候,要大张旗鼓反驳“经济崩溃论”,万不可自乱阵脚。

毛委员说:道路是曲折的,前途是光明的,总是这两句话。

对的,就是这两句话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柳的头像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