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官场饭局”中的潜规则

某日,陈副教授因公到某市出差,见到了多年前的老同学唐经理。

唐经理为陈副教授接风洗尘,并邀请了李科长、曾主任、王秘书、张副局长、李局长等五人,于晚上六点半在某酒店包厢吃饭。

而这顿看似简单的饭局,却处处透出了官场的潜规则。

图片

01

饭局约好是六点半,因此唐经理与陈副教授,六点左右就到了酒店。

但受邀的各位官员,直到六点半这个约定时间,依旧一个未到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就算都迟到,也是按照等级划分时间:

位置最低的李科长,仅迟到五分钟,位置稍高的曾主任,迟到十五分钟左右。

位置更高的张副局长,迟到了半个小时,到了七点才过来。

比张副局长位置更重要的李局长,则比张局长又晚了十多分钟。

最后到场的是王秘书,他在几人中到得最迟,直到七点半才过来。

几位官员都迟到,是偶然还是巧合?是否因为公事繁忙,脱不开身?

恐怕未必,否则不可能严格按照权力等级排序,一丝不差。

饭局结束后,陈副教授私下吐槽说:如果是书记请他们吃饭,恐怕全部会提前赶到。

迟到的根本原因,在于请吃饭的是生意人,在官员面前处于弱势地位。

不摆摆谱,就不能表示自己是一个官,难以体现自己尊贵的身份。

到场顺序,反映权力大小,权力越大的官员,迟到的时间也就越久。

唐经理要等官员,官员也要等,当然只有小官等大官,不可能反过来。

权力小的科长,要等权力大的局长,局长要等更大的官。

权力分三六九等,位低者只有等的份,“等上级”是一条重要的官场原则。

以权力大小为依据,无权者等有权者,位低者等位高者。

02

这里面值得分析的是王秘书,他虽然级别比局长低,但实际上是权力递延的获益者。

所谓“权力递延”,就是非权力拥有者,因与权力拥有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从而获得权力。

他们直接或间接行使着权力,也就是权力递延到了他们身上,这种事古代比较常见,就不举例了。

作为市领导的身边人,王秘书在该市拥有的政治资源,并不会比其他在场的官员少。

接近领导、与权力核心联系密切,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,往往容易获得实质权力,甚至大权在握。

科长、局长办不好的事,王秘书则很有可能办好。

不是秘书本身的官有多大,权有多大,而是因为他属于某领导的秘书。

“不看僧面看佛面”,官职不大,但权力却有可能约等于他的领导。

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,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的也是领导。

饭局中难免要应酬举杯,这个时候,一定要注意称呼,因为这关系到面子。

中国最讲究“面子文化”:面子的本质,是个人不懈努力或刻经营所积累起来的社会声誉,代表个人形象和地位。

“与领导和名流在酒店一起共餐”,于唐经理而言,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。

别人给了他面子,他一定也要捧着别人:对陈副教授一定要称教授,对张副局长一定要称张局。

“副”这个词千万不要提起,否则就是当面揭疮疤,哪怕是李局这种正局长,在平时工作中也是称“张局”,不可能叫他“张副局”。

03

“无酒不成宴”,酒是饭局的精华所在,没有酒的饭局,就说不上真正的饭局。

在饭局中没有哪样东西,比酒更重要了。

以酒助兴,借酒消愁,酒不仅促进社交气氛,还能化解官员个人之间的恩怨,让大家的关系升温。

但要掌控好场面,也不是很容易,因为最核心最关键的敬酒,有许多讲究。

权力在现代社会,已经无孔不入,敬酒看是无关紧要,实则充满了权力的音符。

敬酒后面隐藏的是权力崇拜,表现为权小者对权大者的媚权行为。

敬酒前,大家齐举杯并相互碰杯,每个人嘴里都念念有词。

但是谁也不知道,其他人具体说了什么,杯里的酒也没有一口干,只是象征性地喝一口。

唐经理首先向王秘书敬酒,其次才敬两位局长,最后才敬曾主任与李科长。

李科长首先也是向王秘书敬酒,其次才敬两位局长,最后才敬曾主任。

两位局长也向王秘书敬酒,彼此也互相敬酒,但没有向李科长和曾主任敬酒。

王秘书回敬了两位局长的酒,也没有向李科长和曾主任敬酒。

在敬酒的过程中,五位官员都向唐经理敬酒,毕竟这顿饭是唐经理请客。

何况一个电话就能过来,平时的私人感情也还不错,要照顾彼此的面子。

04

五位名官员也都向陈副教授敬酒,一来是给唐经理面子,二来也是表地主之谊。

陈教授并不是没有敬酒的经验,只是与官员在一起有点不适应。

作为一个官场的局外人,刚开始不知该如何是好,毕竟未曾“入局”,对敬酒的游戏规则还不是很懂。

但看了一轮官员敬酒后,很快就意识到应该“入乡随俗”。

他首先也是先回敬王秘书、其次两位局长、最后才是曾主任、李科长。

敬酒的先后顺序,与其他官员完全吻合!

在陈教授看来,其实敬酒的规则很简单,无权者敬有权者,权小者敬权大者。

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敬酒,只要经历几次,自然而然就会了,关键在于,有没有资格“入局”。

敬酒玩的是权力游戏,谁拥有的权力最大,谁就掌握游戏规则。

权力较大的人,可以对某些游戏规则进行变通。

权小者或无权者则只有遵守的份,对权力的崇拜、追逐与抵制通过敬酒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

官员在一起,交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到一些与官场有关的人和事。

如“x普通话说不标准、一口XX腔,写文章也不行,可现在在x单位做一把手。”

如“某某领导最近怎么样怎么样”、“谁是谁的人”、“谁可能被提拔”。

尽管大家都是熟人,还算“信得过”,但说话时还是要注意分寸。

哪些事可以说,说到什么程度?哪些事不能说,不该说?

这些心理都要有数,万万不可“喝高了”就肆无忌惮,那样是自毁前程!

小小酒局,大大学问,这里面的道行,可深着呢!

 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柳的头像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