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价痛点在哪里?

作为当前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,房地产牵动着多个行业的神经,这让房价问题异常复杂。

房地产并非简单的卖房子,它包含了家居、建材、玻璃、钢铁等在内的几十个上下游行业,涉及几千万的就业量。

为什么相关部门拼命维持楼市?因为楼市遇冷,对整个产业链都会造成影响。

图片

01

早在零几年的时候,就有专家谈及楼市两难:放任不管,泡沫变大;戳破泡沫,无数失业。

房地产吸引了巨额资金,虽然存在烂尾楼等问题,但确实有大部分钱用于盖房子,维持了数额巨大的建筑业岗位。

建筑业是劳动密集行业,相同资本单位的情况下,它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,远强于其他行业。

它的就业门槛足够低,小学没毕业也用得上,工资又有优势,别的行业很难做到这点。

同样就业门槛较低的餐饮服务业,对年龄的限制,对薪资的提供,都远不如建筑业。

五十出头的建筑工很常见,但五十多的服务员就少见了,这个年纪在服务行业,一般都是做保洁。

但保洁吸纳的劳动力,能有多少呢?

除了就业以外,上下游行业的兴衰,也和楼市密切相关。

统计局发布过一份数据:由于上施工与新开工面积缩减,房企上游供应商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。

02

2023年上半年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为735亿元,同比减少6.7%。

其中,建材类行业受到地产需求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影响,多家钢铁和玻璃企业表现低迷。

唯一有利好的,只有家居行业,因为部分手里有余钱,但不愿买房的客户群体,选择了“旧房翻新”。

除了就业与行业,还要考虑到地方财政来源,主要是卖地收入。

如果房价跌得太狠,很多公共服务也没钱维持……

而企业问银行贷款,也往往拿土地做抵押,一旦房价下跌,造成资不抵债,恐怕一堆烂账要爆……

说了这么多,是承认房地产的重要性,也理解官方对房地产的扶持。

但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,居民杠杆率较高,更是不能回避的问题。

中国居民杠杆率虽低于美国和英国,却已超过日本和德国。

此外,中国居民杠杆率的增长速度,让其他经济体望尘莫及。

03

2000年,居民杠杆率仅为5%,2008年升至18%,2015年又升至39.9%

到了2020年,居民杠杆率直接上升至62.2%;今年年初央行披露了一份数据:截止2022年末,中国居民杠杆率为71.8%

这个数字是2015年的两倍,是2008年的4.5倍

居民杠杆率的迅速上升,意味着居民债务的持续扩大,而房贷是居民债务的主要来源。

如果房价持续上涨,房贷金额也会随之增加,居民杠杆率也会继续加码。

杠杆率到极致后,一旦哪天收入增长低于预期,或者房价出现大幅回落,金融风险就会随之而来。

届时个人财富缩水,无法偿还贷款本息,银行也无法回收贷款,经济生活将面临各种混乱。

要想避免房价突然暴跌,就得舍弃眼前利益:打开房价限制,让市场回归理性,而不是维持现状。

人不能和客观规律对抗,价格是供需决定的,全世界都是如此。

现在的商品房待售面积,已经远远超过需求了!

《中国金融杂志》早在2020年5月份,发布了一份“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课题组”调查报告。

04

根据调查数据,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.0%

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.4%,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.0%

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.5%,户均拥有住房1.5套。

而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,房地产作为投资保值的属性已经发生逆转,那些炒房客已经开始退场。

房地产的价值,必然回归原本的价值区位,甚至会跌破原本的价值。

就如同鹤岗房价一样,当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时候,那么房价跌破成本价也很正常。

另一方面,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变化,新生代儿童数量锐减,由此而来的影响也在持续蔓延。

新生儿数量减少,让幼儿园、学校的招生,从原来的种种限制,变成种种优惠。

随着户口政策的持续放开,学区房、落户等附加的房地产价值,正在渐渐消逝。

房价回归应有价格区间,已是大势所趋,这个时候顺应市场,固然会损失一时利益,但起码不会让房价自由落体。

沙子捂得越紧,以后漏的越多,人需要面对现实,在现实面前,我们想象力越丰富,后果往往越严重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柳的头像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