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平为何下决心打越南?

在周边几个邻居中,越南与中国的关系最为微妙:有制度认同的一面,有利益冲突的一面,有历史恩怨的一面。

新中国刚成立不久,就派出庞大的军事顾问团,指导越军对法作战,帮助越南打赢奠边府战役。

法军退出越南后,面对美国的入侵,中国又发起抗美援越运动,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。

图片

1

据相关资料统计,在越南抗法抗美的三十年间,中国提供给越南的各类援助,折合现金累计高达200亿美元!

美联储之前有份报告,根据货币发行量、市场物价和通胀因素:

1960年的1美元,相当2023年的200美元;1980年的1美元,相当于2023年的118美元。

如果按这个算法,从1949年到1979年的200亿美元,至少可以换算成40000亿美

除了巨大的经济差支持外,我国还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。

这些战士在越南作战三年,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,牺牲高达千余人。

平心而论,中国大力援助越南,不是单纯出于正义,主要还是为了周边环境安全。

而越南毕竟拿了中国援助,因此在这个阶段,两国的关系的确称得上“同志加兄弟”。

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特别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,越南政权开始感到不安,中越关系出现变数。

在越南抗法、抗美期间,中国是越南物质上的仰仗,苏联是越南政治上的靠山。

之前中苏交恶,越南考虑到国家没有统一,奉行实用主义:和中国、苏联的关系,面子上都要维持。

图片

2

但1975年越南统一后,越南放弃了摇摆政策,开始选边站:内部的亲华派长征、武元甲都被边缘化,不再受重用。

越南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,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,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。

与此同时,越南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,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。

越军打伤我边民,推到界碑,蚕食边境,并先后制造了浦念岭、庭毫山等事件。

面对越南的挑衅,我国多次展开外交斡旋,希望越南顾念两国传统友谊,立刻悬崖勒马,均被越南当局拒绝。

中越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,究竟怎么处理越南问题,成了摆在小平同志面前的头道难题。

小平的具体决策过程,普通人很难知晓,但好在亲历此事的李光耀,写了本回忆录,让后人可以窥探一些内幕。

据李光耀回忆:小平之所以决定定对越南展开军事行动,主要还是越南的“扩张野心”,深深刺激了中国。

当时小平访问新加坡,和李光耀在总统府见面,考虑到小平的生活习惯,还专门在会客室准备了痰盂。

两人谈起了越南问题,小平全盘分析了苏联在欧洲、中东、非洲、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行动策略。

3

小平对李光耀解释:苏联在越南关系上占了上风,有些人不明白中国和越南的关系,为什么突然这么糟?

中国为什么切断对越南的援助,非但不把越南争取过来,反而把它推向苏联?

问题的关键在越南,为什么越南明知得罪中国,丝毫不符合自己利益,还要完全倾向苏联?

因为越南多年以来,始终有成立“中南半岛联邦”的梦想,就连胡志明也有过这种计划。

但中国向来不支持这个计划,因此越南把中国视为实现“中南半岛联邦”的最大障碍。

小平的判断是:继续给越南援助,越南也不会改变立场,而且会变本加厉反对中国。

中国援助还没停止,越南就把大批华裔驱逐出境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因此中国经过慎重考虑,决定停止对越南的援助。

小平对李光耀说,中国总共为越南提供了100多亿美元,现值2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。

一旦中国撤回对越南的经济援助,苏联就必须独自挑起这副担子。

但他们无法满足越南的需求,只好让越南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,把担子推给东欧国家。

因此中国的计划,是十年以后,再去考虑把越南从苏联手中拉过来。

图片

4

现在真正紧迫的问题是,越南可能大举进攻柬埔寨,中国应该怎么做?

接着小平又自问自答:中国要怎么做,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?

越南一旦成功控制整个中南半岛,许多亚洲国家将失去掩蔽。

“中南半岛联邦”会逐渐扩大影响力,成为苏联南下,进军印度洋的战略布局。

李光耀一直耐心听着小平的分析,他从小平的口气判断,中国的底线是湄公河。

如果越南的行动,不越过湄公河,也许不用爆发战争;反之一旦过了湄公河,中国就不可能再按兵不动。

聊完越南问题后,小平邀请李光耀再到中国访问。

李光耀笑着说,等中国从“文化大革命中”恢复过来,我就可以过去,这要不了多久。

小平叹了口气:那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
李光耀不同意,认为中国很快就能追上来,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,根本不会有问题。

新加坡不过是福建、广东等地目不识丁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。

中国却不一样,到处都有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、文人学士的后代。

小平听了这句话,沉默许久后说:人饿了要吃饭,不吃饭会饿,这个道理我们过去没重视,主要精力都放到政治运动上了。

5

第二天,两人又见了一面,小平谈及苏联可能的威胁,态度坚定地说:中国说一句,是一句!

当初中国发表声明,一旦美国逼近鸭绿江,中国就不能坐视不理,美国人却不加理会。

即使越南要求苏联联手威胁中国,中国也不会被吓倒,更何况苏联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招惹中国。

小平一脸严肃地说:越南如果侵犯柬埔寨,中国必会惩罚越南,苏联也终会发现,支持越南是个不胜负荷的沉重负担。

从这些零零散散的回忆来看,小平当年之所以下定决心打越南,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。

一是苏联和越南勾结在一起,对中国形成合围之势,压得中国有点喘不过气来,必须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。

二是他们先是让越南悍然入侵老挝,随后在中越边境不断骚扰中国,同时做好入侵柬埔寨的准备。

必须给他们一点教训,才能阻止他们进一步扩张的野心。

虽然战争的理由相对比较充分,但真正下打的决心,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。

毕竟打越南容易,防止苏联介入难。

小平从战略上认为,苏联大部分军队集结在欧洲,要想介入的话,没有一个月的时间调动军队,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基于这一判断,他决定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,时间为一个月。

随后,邓小平开始寻求国际上的支持。

6

他借出访之机,向美国总统卡特、日本首相和新加坡总理说明中国准备打越南。

向他们解释,打越南是为了阻止苏联和越南在东南亚进一步扩张,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。

这些工作做完后,邓小平才指挥部队开始动手。

在这场速战速决的战争中,有三个细节格外引人注意。

时间选在了2月份。

此时越南进入旱季,而中国军队不太适合在雨季作战,有利于我方。

同时,中苏边境的乌苏里江上的冰层开始融化,苏联真要介入,也无法利用冰面越过中苏边境。

动用兵种上,邓小平并没有让陆海空全上,而是只选择了陆军,没有动用海军和空军。

这样虽然战争代价大一些,但可以避免苏联用同样的军种介入。

因为中国一旦动用海军和空军,苏联的军舰和飞机,也许就会立即出动,而空军和海军的调动集结,要比陆军容易得多。

范围控制上,小平只要求军队攻占他们的五个省会城市——谅山、高平、老街、河江和老山。

军队打到接近首都河内时,便立刻收兵,达到惩戒的目的就撤回。

这样既可以避免越战时期,美国深陷泥潭拔不出腿的尴尬,又能效避免苏联利用充分时间,从西北调兵介入。

从后来的结果看,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意义极大:不仅挫败了越南的阴谋,也有效打破了苏联对我国的包围。

最重要的是,在艰难复杂的局面下,通过“自卫反击战”,为我国建设和发展,提供了较好国际环境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柳的头像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