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浒》中的一些细节

有读者后台打赏,问老猫能不能聊聊文学?

既然付费点播,当然没有问题,恰好之前写过相关文章,就拿来献丑了。

网上有个问题,为何四大名著都是几十万字,而网络小说却动不动几百万字?

除了网络写手更新赚钱的现实需要,也和文字功底有很大关系。

好文字存在张力,寥寥数字就能让读者浮想联翩,差文字需要不断描绘,才能让读者有个大概场景。

图片

01

别说《水浒》等优秀小说,就算是以白描为主的《资治通鉴》,随便一个故事,都能吊打网文。

秋,七月,壬午,时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,上(唐僖宗)御大玄楼受之。

宣问姬妾:“汝曹皆勋贵子女,世受国恩,何为从贼?”

其居首者对曰:“狂贼凶逆,国家以百万之众,失守宗祧,播迁巴蜀;今陛下以不能拒贼,责一女子,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!”

上不复问,皆戮之于市。

人争与之酒,其馀皆悲怖昏醉,居首者独不饮不泣,至于就刑,神色肃然。

这段文字,应该不难看懂,老猫就不翻译了。

它的厉害之处在于:全程没有写任何人物表情,但读者就能脑补出,唐僖宗开场时的得意洋洋,被怼后的恼羞成怒,为首女子的从容赴死。

全文没有一句批判,没有一句褒扬,作者没有任何立场,读者却自然而然地鄙视唐僖宗。

知乎有个女的,自作聪明改写了这个故事,加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对话和微表情,但张力却远不如古文。

我是写小说的,能直接感觉出来,这种张力,是我这辈子望尘莫及的。

02

连一本史书的故事张力都这么强,《水浒》这种小说类的专业选手,更是不用说了。

老猫以百回本中“武松大闹飞云浦”为例,谈谈何为文字之美。

图片

武松见了,假意问道:这里地名唤做甚么去处?

两个公人应道:你又不眼瞎,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“飞云浦”!

从这里开始,武松就准备动手了,他假意发问,是让官差放松警惕,迷惑对方。

武松踅住道:我要净手则个。

那一个公人走近一步,却被武松叫声:下去!

一飞脚早踢中,翻筋斗踢下水里去。

这一个急待转身,武松右脚早起,扑咚地也踢下水里去。

那两个提朴刀的汉子望桥下便走。

百回本的精妙和魔改本的区别:百回本是踅住,魔改本是站住。

踅的本意是“一足行走”、“单腿转动”,为什么要用“踅”字呢?

因为武松准备出手,一条腿停着,另一条腿开始发力。

而且武松要小便,肯定要转过身子,“踅”有转动的意思在里面。

用“踅”字,能让读者意识到大战一触即发,用“站”顿时味同嚼蜡,再也没有大战将来的紧张感。

03

其次,百回本是武松踢飞官差,魔改本是武松踢飞杀手,这段足见百回本的精妙!

前面因为武松的正常对话,官差放松了警惕,一时还没进入杀手状态。

见武松转过身小便,自然而然要走进一步监视,防止他跑路,杀手上前压根不合理。

武松等的就是这个机会,他腿法本就厉害,又是有心算无心,官差当即被踢进水里。

同伴突然被反杀,另一位官差毫无精神准备,当场懵逼了。

第一反应是脱离武松,再做打算。

但武松反应太快,官差“急待转身”,还没转就被踢下河里。

原来的四对一,瞬间变成二对一,敌我力量对比瞬间逆转了50%!

杀手是来挣钱的,不是来送死的,看武松这么猛,能不怕吗?

第一反应肯定是跑路,“望桥下便走”。

武松喝一声:那里去?!

把枷只一,折做两半个,扯开封皮,将来撇在水里,赶将下桥来。

杀手跑,武松追,仗着千斤神力,配合着巧劲,把枷扭开了。

这个“扭”字,动作惟妙惟肖,活灵活现,真的非常传神了!

04

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。

杀手看武松连枷都能徒手打开,吓得胆都裂了,其中一个当时就腿软了。

武松奔上前去,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,便夺过朴刀来,搠上几朴刀,死在地上。

武松抓主要矛盾,没管地上的软脚虾,而是追杀那个还有战斗力的。

(武松)却转身回来。

这个(先前惊倒的那位)才挣得起,正待要走。

武松追着,劈头揪住,喝道:你这厮实说,我便饶你性命!

武松将逃跑的一刀KO以后,再来处置软脚虾。

那人道:小人两个是蒋门神徒弟,今被师父和张团练定计,使小人两个来相帮防送公人,一处来害好汉。

武松道:你师父蒋门神今在何处?

那人道:小人临来时,和张团练都在张都监家里后堂鸳鸯楼上吃酒,专等小人回报。

武松道:原来恁地!却饶你不得!

手起刀落,也把这人杀了!

为何在描写武松格斗时,不先杀软脚虾?

05

因为在生死关头,时间是最宝贵的,软脚虾反正跑不了。

如果杀他浪费了时间,很可能让另一个跑了,那就得不偿失!

武松能打,绝不只是武功高,而是判断力极强,能在瞬息之间,抓大放小。

先前四打一的局面,已经变成了一比一,软脚虾彻底萎了!

被迫交待幕后主使后,武松就给他发了份盒饭,送他上了西天。

网上经常有人问,为何飞云浦的杀手那么无能,以多欺少都会输?

其实真不是杀手无能,傻乎乎等着被砍,而是武松不讲武德!

来,骗!来,偷袭,四个全副武装的老同志。

好文字好故事就是这么回味无穷,这一点上,目前任何网络小说都做不到。

毕竟几百年才出了这几本精品,哪里是轻易能比肩的?

其实我很想聊聊《水浒》、《西游》、《红楼》中的一些妙笔情节。

但关注的读者,大多是爱看历史类文章,所以写得少。

假如这类文章反响不错,以后也会多写几篇,希望大家支持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柳的头像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