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到一句话,是凤凰湾区财经论坛上某个人说的:房价一旦下跌,连40块的咖啡都不敢喝了。
最近我确实发现了这个现象,喜茶奈雪之前的平均价格30块左右,现在也降下来了,很多都是十几块了。
房地产带来的财富效应消退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。
近两年,一些中产阶级的房屋价值缩水,首付赔掉,一成了负资产,消费立即下降。房屋价值缩水带来的消费降级,是其他任何收入都无法弥补的,因为房产占据了大头。
换句话说,其实这部分中产本身就是穷人。
房产财富的增长,只是一种虚幻的感觉。当房价上涨的时候,他们觉得自己财富增加了,可以多花钱去消费。而这只是一种感觉。他们的收入并没有明显增加,现金流也没有增加,也没有把房子卖掉变现,只是以为账面上的财富增加了。
而现在这种幻觉打破了。
这才发现,原来自己还是个穷人。
眼看着房价下跌,眼看着增值的房产一步步变成了负资产,并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这件事。因为损失厌恶,又不情愿卖房。见过从未真正拥有过的高价格,所以不想把房子便宜几百万卖掉。
就只能在下跌通道里,无止境地熬着。
幻想中的救命稻草,一个个消失。
从最早的认房不认贷,到降低利率、降低首付,一线城市放松限购,再到房地产收储,都没有用了。
现在很多人期待的是美联储降息,认为资金会回流,来拯救我们半死不活的楼市。
会有用吗?
我认为这也是一厢情愿。
资金是非常诚实的,哪里有收益高,就会去哪里。你这里没有值得购买的资产,别人为什么会来呢?没有增长预期的市场,谁会加入呢?
我研究房子很长时间了,清楚房产在操盘手内部的重要性,也清楚房地产在经济中的作用,也了解全球主要城市房地产的涨跌规律。
曾经我也是坚定地相信核心城市的房子,不会一直下跌的。在过去几十年,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。
但现在,我觉得刻舟求剑式的想法,已经没有太大意义。
因为在某个地方,经济规律并不总是奏效的。
他们有更大的力量,来左右民众关心的东西。他们有所谓的大棋,有你理解不了的大局。只要代价不是自己,就不会太在意你的感受。
我更加理解均贫富是怎么回事了。
真正的有钱人,都躲起来了,没有声音了。刚刚成为首富的黄峥,也想要拼命甩掉这个头衔。
大众看不到这些富人的身影,就会当他们消失了。
还有很多老板,不至于到富豪的那种,这几年做生意大多也是亏损的。再加上最近几年税务查得严了,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体户都很难受。
中产也消失了。
因为他们的财富大多都在房子上,房价不断下跌,财富持续蒸发,自以为是的中产,成了连咖啡都不敢买的穷人。
大公司的降本增效,说白了就是裁员,也让一批背着房贷车贷,年入几十万的那种打工人,陷入了痛苦的境地。失去了收入来源,就会直接返贫。
通缩螺旋下,房子已经变成了负担。
房价不断下跌,但你的负债是刚性的,还在不断吃你的现金流,会压的你喘不过气。
其实不只是房子,这两年各种人民币资产,其实都在下跌。很多所谓的花里胡哨的资产,底层资产都是房子,区别就是暴雷时间的早晚。
所谓的“财富神话”逐渐褪去,大家的资产在缩水,财富差距也被缩小。
依然在活跃的,就只剩下了穷人。
因为资产下跌而产生的均贫富,就这么发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