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,一个神秘人物悄悄打入天津官场,为时任天津市长的黄兴国等一众高官,把脉仕途前程。
本是一介平民的他,成为黄兴国等人的座上宾,众高干心甘情愿,大把大把地花钱请他预测官运、疏通政途。
一连六年时间,黄国兴等人围着这个神秘人物团团转,对他顶礼膜拜、恭敬有加,为他敛取成百上千万不义之财。
2016年6月,中央第三巡视组“杀回马枪”。
这年9月10日,天津市代理书记、市长黄兴国因政治上蜕变、经济上贪婪、生活上腐化,接受组织审查。
这个天津官场的神秘人物被牵连出来,原来这个名叫荆毅的高人,并不是什么通天人物。
而是天津市河西区一个普通农民,通过包装化身的政治骗子。
此外,与荆毅有交往的50多个厅局级干部均被查落马。
荆毅是何等高人?
用什么高超的把戏,居然能把堂堂天津市市长黄兴国等高智商的高官骗得“团团转”,甘愿为他徇私枉法、以权谋私、病狂敛财?
01
2007年下半年,天津市政府即将换届,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,便是“一下届谁最有可能任市长?”
一天傍晚,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的荆毅,约了几个朋友共进晚餐。
大家一边喝酒,一边分析下一届天津市政府高干人选,各自分析得头头是道。
在场的几个朋友认为,天津新任市长空降或者外调的可能性很大,只有一人认为,现任副市长黄兴国胜出的可能性最大。
原因是时年53岁的黄兴国,从浙江宁波市委书记,调任天津市委副书记、副市长已5年之久,是政府班子中,资历最深的副市长。
荆毅也觉得黄兴国卧薪尝胆这些年,这一次市政府换届,机遇应该降临在黄兴国的身上。
55岁的荆毅虽是一个普通的市民,但他有些文化,平常爱看国学和易经之类的书籍,喜欢预测未来,也擅于投机取巧、未雨绸缪。
这一次,他看准了黄兴国,决定在黄兴国的身上做点文章,让黄兴国听命于他,为他敛一把“养老钱”。
盯上了黄兴国的荆毅,对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查。
他发现出生于浙江象山的黄兴国,虽然在官场混迹了三十多年,在多个领导岗位历练过,见多识广,但他迷信风水。
荆毅决定,从黄兴国最薄弱的地方下手。
02
黄兴国几乎每个周末,都要到健益球馆打保龄球,为制造与黄兴国接触的机会,荆毅将亲友林春梅,包装成大学毕业生,送进健益球馆当服务生。
林春梅热情健谈,很快就和黄兴国熟悉了。
林春梅有意无意地给黄兴国吹风,称她认识一个叫荆毅的高人。
此人精通阴阳八卦、命理地理,给许多官员把脉官运,把脉一个准一个,太神秘了。
林春梅把荆毅吹得天花乱坠,像一把火般,把黄兴国心里的迷信点燃了。
他禁不住让林春梅帮他约约荆毅,看自己有没有转正的可能。
在林春梅的安排下,荆毅与黄兴国正式认识。
荆毅问了黄兴国的生辰八字,又看了他的手相,然后说:
半年内你有一次升迁的机遇,但你八字犯官煞、犯小人,同时你这住宅风水也不顺,如果把这些改良了,保证你半年内能升官。
黄兴国虽然有些迷信,但他觉得有些玄乎。
望着黄兴国半信半疑的样子,荆毅一副诚恳的样子说:第一次认识,你不信也很正常。你现在没有花一分钱,等日后灵验了,你再感谢我。
这下,黄兴国没有理由拒绝了。
03
荆毅从随身带来的背壶里,倒了一小杯清水,念念有词地胡念了一番,然后叫黄兴国喝下。
接着,在一张模板印制的“佛章”上填上黄兴国的名字,折成六角形,叫黄兴国随身携带。
随后,他查看了黄兴国的各个房间,叫黄兴国把主卧的床转了九十度,重新换个方位,将卧室的窗户用黑布封上。
做完这一切后,荆毅握了握黄兴国的手说:“预祝您成功升迁!”便离开了。
荆毅所做的这一切,完全是凭着他的推测:如果黄兴国没有被提拔,自己也没什么损失,无非少了次骗人的机会。
如果黄兴国获提拔,他就会把功劳归功于荆毅,定会感恩于他,待他升为市长后,就有资源可利用了。
在荆毅看来,这事万利无本,有赚无亏,必须大胆尝试。
荆毅这次蒙对了:两个月后,2007年12月,中组部宣布黄兴国任天津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。
虽然是代市长,但官场上的人都知道,黄兴国当市长已是铁板钉钉的事,只等开人代会走程序选举罢了。
果然,代市长黄兴国只当了不到两个月,2008年1月,他便当选为天津市市长。
04
对命运玄学痴迷的黄兴国,坐上天津市长的宝座后,首先想到的就是两个月前认识的荆毅。
他时年53岁,还有往上升的时间和空间,他得好好结交这位高人,好好感谢荆毅的知遇之恩。
处理了必须的公务应酬,黄兴国从繁忙中挤出了时间,在市里一家高档酒店订了一桌酒席,特意宴请荆毅。
为表酬谢,他还带了两名助手、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来作陪,算是给足了面子。
在筵席中,他还把荆毅推上了主宾的位置,成为堂堂市长的座上宾。
而荆毅其实没什么背景,几年前从一家国有企业下岗后,开始钻研易经。
平时四处游走,靠给人卜卦算命、看风水营生。
在整个天津市的官场,特别是像黄兴国这个档次的“高官圈”,几乎没人认识这个无名之辈,市井也很少有人知晓他的来头。
荆毅相貌不扬,个子也不算高,但他很懂包装,把自己打扮成文化人的派头。
投足举止间,或多或少有点文化人的风范。
入席前,被请来陪客的几位同僚很奇怪:黄兴国为何如此高规格宴请这位不速之客?
05
宴席上,黄兴国隆重地给大家介绍:荆毅先生是国学大师,对我有知遇之恩,我们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。
黄兴国的推荐词,虽然很简短,但大家分明感觉得到,他对荆毅的重视和尊敬,不像是平常接待场面上应付式的台词。
这是发自内心的表达,因为他视荆毅为军师。
既然连正部级的天津市长黄兴国,都对荆毅的如此尊重,陪同宴席的同僚自然对荆毅另眼相看,互留了联系电话。
很多胖友都听过一个老笑话。
一位父亲找到比尔盖茨,说:我给你找个女婿,他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。
盖茨答应了。
这位父亲又对世界银行的总裁说:我给你介绍个副总裁,他是比尔盖茨的女婿。
总裁也答应了。
于是这个儿子既做了比尔盖茨的女婿,又做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。
这个笑话虽然夸张,但其实就蕴含了“信息差”的逻辑,而且真的有人用于实践,比如大名鼎鼎的马云。
06
别看马老师后来是风云人物,但千禧年之初的马云,可不算什么名人。
当年名不经传的他,为了打响阿里巴巴的名气,来了招“空手套白狼”。
当年国内互联网最大的四个公司,分别是:新浪、搜狐、网易、8848。
马老师想借他们的名气,邀请他们在西湖搞“华山论剑”,聊聊互联网未来。
但这几个全国知名的大佬,怎么可能配合默默无名的马云呢?
于是他巧妙利用“金庸热”,以金庸的名义,邀请这几位大佬,金庸先生不仅是名人,更是几人青年时代的偶像,所以当即同意。
摆平了大佬们后,马云又跑到香港,对金庸说国内互联网几个领头人物,想见见您,搞一出商业版的“华山论剑”。
金庸听说与会的是“互联网三剑客”后,也很感兴趣,想见见他们。
这样一来,马老师借力打力,轻松实现了“五绝平咖”,让阿里巴巴蹭上了新平台。
荆毅能骗倒天津一众高官,原理也和上面的两个故事差不多。
07
因为市长相信荆毅,下面的官员都认为:荆毅绝不是什么骗子,否则市长不可能相信,必然是真有能量的高人。
因为下面相信荆毅,市长黄兴国也认为:荆毅绝不是什么骗子,否则不可能大家都信,必然是真有能量的高人。
信息差一旦形成,就会出现逻辑自洽的循环论证,越想越没破绽,越想越觉得必然如此。
宴请荆毅过后,黄兴国以为这桩事应该告一段落了。
但荆毅可不是一顿饭能打发的,几天后他就授意林春梅,旁敲侧击地“点拨”黄兴国:
荆大师不仅会测运程、看风水,而且在北京有门路,是个很有来头的人。 许多当官的,一边找他把脉官运,一边找他运作,他收费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。 你这次能提拔,他除了测运改良,还动用了北京的关系。 虽然这次人家没和你提钱,但如果你不表示点意思,以后人家就不会再帮你的忙了。
林春梅的“点拨”,将黄兴国“点醒”。
他觉得自己往上升,还得指望荆毅给他“把脉”,特别是得知他在北京有通天的门路,更希望荆毅帮他运作。
于是下决心,要“出大血”把荆毅笼络好。
而这个“出血”,正是后续一切悲剧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