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没法靠刺激

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,对经济工作透露了新动向:下一步,还是要积极扩大内需。

要把“促消费”,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促进汽车、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,推动教育、养老、育幼、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。

老猫坚信相关单位初衷肯定是好的,但仔细读完内容后,发现着力点还是提升消费场景,改善消费渠道,这让我很纳闷。

有没有一种可能,大家不敢消费,不是缺场景,不是缺渠道,而是单纯因为没钱,没信心,没安全感?

图片

1

很多人在学生时代,都听过冷风和太阳比本领的故事:谁能让一个路人脱下外套。

冷风想靠风力吹走外套,但风刮得越大,人把衣服裹得越紧,越不敢脱;

太阳反其道而行之,轻轻晒一晒,人觉得热了,很快就脱下外套。

消费也是这个道理:越是刺激,越不敢消费,心里越没底。

何况当前消费并没有消失,只是出现了降级:消费形式虽然保留,但消费额度大额压缩。

消费乏力导致企业盈利困难,进而导致就业困难,就业困难又传导到消费端,导致消费不足,最终形成恶性循环。

经济越不好,民众越胆小,纷纷把钱存进银行,或者提前还债。

这样一来,民众是安全了,可经济危险了。

如果人人都不买房、不生育、不消费,都想着提款自保,经济怎么办?

有些人就抱怨:群众觉悟恁么低?恶意存款不消费,到底想干什么?还有没有大局观?还是不是一颗红心向祖国?

图片

2

这几年来,国有大银行几次下调存款利率,希望能缓解资金压力,促进民间消费。

银行希望把民众和企业的钱赶出去,让他们去消费,去投资,以带动生产,促进循环。

可政策再怎么刺激,大家还是不敢消费,现实的引力太重了!

由于没有兜底系统,但凡遇上点风吹草动,就得靠存款续命,钱财压根不是身外之物,而是等身之物。

这点存款不是数字,而是个人和家庭的性命,乱花钱是拿性命开玩笑,谁有这个胆?

想让民众消费,怎么也得拿出点诚意,给点保障,让他们少点后顾之忧吧?

花钱谁不会,还需要教吗?如果负担减轻、收入增加、工作稳定,想买什么,都会去买。

可如生活压力大,工作随时会被优化,社会保障也不完善,人就没有安全感,再多的消费场景,也刺激不了消费欲。

3

可能有胖友说,这可以刺激有钱人消费嘛。

但有钱人现金充足,任何时候都不缺场景消费,用得着额外刺激吗?

港真,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消费场景和消费渠道。

只要愿意消费,都不劳国家出手,商家自己闻着味就过来了。。。

这些年居民存款总额越来越多,可90%以上的存款,掌握在百分之几的人手里?

这是需要严肃回答的问题!

总宣传“消费不够,刺激就行”,其实就是回避主要矛盾,将锅甩给民众,认为是他们有钱不花,拖累了经济。

如果还没意识到,消费增长要靠收入增长和未来信心,而不是靠其他措施, 那我们的内需,恐怕很难被提振。

而且更麻烦的是,以前还能指望改善分配,因为在繁荣阶段,趁着社会财富增长,还能提一提。

繁荣期合理分配财富,哪怕到了衰退期,依旧可以靠着消费苟下去。

4

比如隔壁的日本,别看“失去了三十年”,但因为财富不集中,普通人有消费能力,小日子还是挺滋润的。

而个别国家,在经济高歌猛进的时候,压根没注意财富分配。

等经济不景气了,又怕把富人吓跑,已不敢提财富分配。

现在我们处在哪个阶段,是不言自明的。

大家都在苦苦等待下一个新技术,下一个新风口,下一个经济周期。

对于普通民众,老猫的建议是:苟住,一定要苟住,别折腾,别作死,熬到这个周期结束,等到春暖花开。

钱是人的胆,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古训并不夸张。

在这个现实的社会,人尴尬了不会社死,缓一阵又能重新蹦跶,没了钱会社死。

老猫说的是字面意义上的社死,无论社交圈子还是社会属性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Like (0)
777的头像777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
微信
微信
SHARE
TOP
要想花得少,就用购宝。话费电费9折起,官方公众号:购宝